米哈伊尔·弗鲁贝尔(Mikhail Vrubel 1856-1910)俄罗斯象征主义画家。
米哈伊尔·弗鲁贝尔生于一个帝国军官的家庭,从小随着父亲军职的变动辗转于莫斯科、彼得堡等地,其间小弗鲁贝尔一直钟情于绘画,但执拗的父亲却希望儿子学习法律以便将来在这纷纭的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为了尊重父亲的意志,弗鲁贝尔去彼得堡攻读法律学科,然而在大学里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在美术学院夜校里的绘画学习。就这样他勉强在法律系毕业后,弗鲁贝尔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了美术学院,又重新学习了四年,这时他已经是30岁的中年之身了。
被称为“ 非凡的天才”的弗鲁贝尔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画坛上分外耀目的艺术之星,是在“巡回展览画派”的影响下崛起,后又脱离于画派之外的人物,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不满意于在现实主义的理想下寻找艺术梦想,转而在自我意象的运做中发现了维系美的形式的新纽带,即他后来所说的“来源于瞬间突发灵感的创作意识及在客观学习后采纳自然思维的感性认识”。
走上艺术道路上后,弗鲁贝尔以修复基辅的古俄罗斯壁画开始自己的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不断地接触古老的民间绘画艺术,这又大大激发了他对传统艺术中装饰风格和文学作品中丰富表现力的热望。同时,在摸索中他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创作语言及其表现方式,用极大的激情去描画所表现的形象,在他攫取的一系列从民间素材中收集出的对象身上,表达着他改造精神世界和完善理想世界的夙愿。
弗鲁贝尔是从1880年彼得堡大学毕业后,才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开始他的绘画学习的。在学院派传统教育的熏陶下,他勤奋好学。他在学院以自己特有的观察力,对艺术的深刻见解以及冷静的探索精神,得到契斯恰科夫的赏识,并举荐参加基辅基里洛夫教堂壁画的修复和部分绘制工作,这使弗鲁贝尔有机会参观意大利威尼斯圣罗马教堂。在那里,他通过对古代壁画的观摩和自己的创作实践,领悟了拜占庭艺术、古俄罗斯绘画的优秀传统和风格特点。在基辅,弗鲁贝尔开阔了视野,并在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从此,他走上了独立创作的艺术道路。在基辅时期弗鲁贝尔创作了大型油画 《Portrait of a Girl against a Persian Carpet》。
《Portrait of a Girl against a Persian Carpet》
回到莫斯科后,经同学谢洛夫的介绍,加入了莫斯科郊外阿勃拉姆采沃为中心的艺术团体。他负责主管传统民间陶雕的烧制,并参与大型戏剧布景的设计和被邀为莱蒙托夫论文集绘制插图等艺术活动。
弗鲁贝尔以敏锐的艺术眼光,从古代壁画、传统民间装饰风格、俄罗斯神话和史诗般的题材之间,寻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某些共通的东西。并以此形成他的绘画母体和语言特征。他笔下的那些似乎在现实中可见,又仿佛远离现实的清晰而朦胧的形象,或突出反抗与孤独、强调痛苦或纷扰的画面,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
弗鲁贝尔留下不少画风独特的素描、肖像、静物和风景作品。他那些线条变化多端、明暗虚幻离奇、造型严谨结实的构图,新颖独到的素描,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们拉开了距离,显得新颖独特。贯穿他的素描始终是,以块面分析的方法渐进深入地进行表现。这使他对形体的观察和把握,建立在线条和色块组合的基础上,并将其晶体般明晰透彻地呈现出来。早在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弗鲁贝尔在契斯恰科夫的指导下就曾经“贪婪地观察自然的千姿百态”,一往情深地“沉浸在对微妙多样与和谐的观察之中”。他的素描功力使他对立的表现方法,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素描语言。弗鲁贝尔的那些充满虚幻或似梦非梦的作品,是以产生视觉的某种象征性联想为特征的,而这种联想都和他沉闷压抑的精神状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艺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