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申请免费主页  站长工具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 详细内容
意大利作家“孤独之书”在上海走红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1/4/14  阅读次数:778  字体大小: 【】 【】【

       近日,意大利“ 80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 乔尔达诺的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被引进中国出版。该书用数学中的“孪生质数”来比喻人,描写了一对有着痛苦过往,同样孤独却无法拉近彼此距离的男女的故事。小说一经出版便受到此间“80后”读者热捧。更有一批“80后”网友藉此自比“质数”,认为人像质数一样孤独,无法彼此了解。该书走热现象引起此间社会学家和书评人的关注与争鸣。

       《质数的孤独》2008年在意大利出版后一举拿下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斯特雷加奖”,更创出意大利出版史上最惊人的处女作销售纪录:本土销售超过100万册,全欧洲售出500万册,全球售出36个国家的版权,大有赶超20年前《挪威的森林》的席卷全球之势。

       相比于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描绘的属于日本“60后”一代的语境,《质数的孤独》俨然成为“80后”甚至包括“90后”的“青春之书”,有评家提出:“在物质充裕的当今,是什么让‘孤独’成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共鸣之物?”

       在“80后”作家周嘉宁看来,人在青春期阶段普遍渴望与众不同、自我表现,并感到不被理解。知名文学杂志《收获》副编审、文学评论家叶开认为,“那么简单的一本小说,为何能打动我们?也许因为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且我们对孤独毫无办法。”

       对于《质数的孤独》,中国读者中的爱者赞其“细致入微、委婉动人”,贬者认为其“披着文学的‘糖衣’,却有一颗韩剧的心”。有评论者将作者形容为“意大利版郭敬明”,认为其与内地一些充满痴男怨女小情调的所谓“青春文学”并无二致。

       叶开认为,小说情感表达的高下之分在于其是否真实、纯粹。而今泛滥的青春文学缺少适度的节制感,读来索然无味。不少书评人也指出,当下迎合市场的大量青春文学,打造出一片看似繁盛的文学市场,多数却并无艺术价值可言。文学和出版不能全都交给市场决定,需要有人修剪枝叶,扶持新苗。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Copyright © 2009 - 2016 梦幻艺术网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3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