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那么,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产品在美国影响力如何呢?
《半月谈》杂志报道 ,美国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副院长杜克雷是一名在中国留学和工作了3年、并且多次来华从事讲学和研究工作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对半月谈记者说,美国人是从吃中餐、学中国功夫和观看有关中国的电影开始了解中国的。近年来,富有中国元素的餐馆、电影和图书在美国日渐形成规模。
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无论是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和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还是一些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通过中餐,美国人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而使美国民众更加深入地接触中国文化的是电影和图书。
多年来专注于研究中国电影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思典接受采访时说,上世纪70年代 ,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中国功夫片打入美国市场 ,凭借强烈的中国文化印记征服了大批美国观众。新世纪以来,在美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2000年由李安导演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和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武侠片《英雄》,后者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这几年,一些以中国为素材的影片也受到美国观众的热捧,如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和功夫片《功夫梦》等。这些影片或者以中国为主题,或者启用中国大牌明星,或者在制作上采用合拍的形式。为了提高中国电影进军好莱坞的成功率,最近,张艺谋在拍摄新片《金陵十三钗》时,聘请了好莱坞一线影星、刚刚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克里斯蒂安・贝尔。
总体来看,武侠片仍是海外市场上表现最出彩的中国电影。迄今为止除《卧虎藏龙》等少数大片能够在美国各大院线上映外,大部分中国电影还是只能在少数艺术剧场里放映。
骆思典表示,中国电影目前已经拥有一些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李安、陈凯歌、成龙、李连杰等,中国电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用属于中国的品牌带动电影对外贸易的规模化发展。
创办南加州知名的“中美电影节”的华人沈群以运作中美电影节的经历表明,文化应该是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要走向国际社会,首先要了解国外社会的文化需求。为此,中国电影需要开拓更加宽广的领域,寻找更加多元的表达方式。
和电影一样,图书市场同样需要把握国外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去很少认真阅读其他国家图书的美国读者开始迫切希望了解中国。2004 年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美国《读者文摘》出版公司合作出版“ 文化中国” 系列丛书,包括画册《美丽的湘西》《神奇的新疆》《中国珍宝》等,在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邦诺和一些独立书店出售,同时进入亚马逊网上书店进行销售。这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图书首次较具规模地进入美国主流图书市场。
不过,中国书籍要想打入美国市场并不容易。大型连锁书店里尽管摆放着与中国有关的书籍,但大多集中在汉语学习、旅游指南和中国菜等方面。美国读者尽管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但对基于古老的中国社会和哲学体系的读物则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且中国书籍很少涉猎美国人所关注的金融危机、反恐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问题,加上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优秀译著稀缺,没有哪个书店会大量引进关于中国的书。因此,中国书籍要想在美国打开市场,还需要下大气力。
除了电影和图书,近年来开设汉语课的美国学校越来越多,其中中小学就达到了4000多所。中国国家汉办还在美国开设了许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截至2010年7月,全世界317所孔子学院中,美国占近1/4,地点遍及44个州。美国南加州圣迭戈巴纳德中文特色小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该校4年前接近倒闭,新任校长朴东斌以开设中文教育为突破口,使学校起死回生。今年央视春晚上表演汉语节目的外国留学生中就有一名该校学生。这名六年级的男生正是看了武侠片后才开始痴迷于中国文化。
美国著名投资家、《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和《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两部专著的作者罗伯特 劳伦斯 库恩博士高度评价中国文化产业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渐重要,不仅由于文化产业能够拉动内需,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世界传媒和娱乐市场上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使得悠久的中华文明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