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穆特·米登多夫(Helmut Midendorf 1953-)1953 年出生于德国的丁克雷格。1971年至1979年在柏林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师承著名表现主义艺术家K.H·赫迪克学习绘画艺术。1977 年他就开始与同伴创建莫里兹广场画廊,此后又任教于柏林艺术学校教实验电影课程。
1980年,赫尔穆特·米登多夫与同代人亦也是著名画家费廷(Rainer Fetting)、萨洛梅(Salome)、齐美尔(Bernd Zimmer)、卡斯特利(Luciano Castelli)一同获得DAAD奖学金赴美国纽约艺术考察研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米登多夫就以执着、强悍、直率呈几何学图形的率性笔调描绘当时被称为国际认可为表现性的和未被复杂化的绘画。而据说这类倾向与“ 直接性”和“ 移情感染力”的深具视觉冲击力,甚至被看作对正常视知觉具有颠覆性破坏力的画风,正好适应了当时德国社会观众所特有的突破对僵化的社会现实和惰性的“陶醉感”的审美心理需求无疑是剂猛药。
米登多夫十分重视艺术史上的深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师,像科克内尔这类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大师,马蒂斯、毕加索……尤其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亚威农少女》都让他十分崇拜、欣赏,都成为他的导师和范例。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能看出其与艺术史文脉渊源,如他常采用纷乱弥散而无中心的笔触挥毫作画,或为增强笔触的力度和透明性、流动性而很早就采用丙稀材料作画。对于绘画的对象、客体,他曾如是说:“如果没有主题,我就不能去画。”而对于他生活其中的城市以及他所熟悉的城市夜生活,他倾注了巨大的观察力和热情,虽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柏林仍处于冷战时期,然而在米登多夫看来这座城市就像一座永不休眠的孤岛。他注视着柏林夜晚的神秘气息,夜生活的喧嚣与癫狂,光怪陆离、交相辉映、醉生梦死。他也内视社会运动,心灵沉浮,历史声息,大化流行。这一切都被米登多夫纳入自己创作的中心主题,构成了他深入探索、审视的对象,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以艺术的思考和表现沉醉于其中。
赫尔穆特·米登多夫才艺非凡,涉猎实验电影、流行音乐,自己还是名不错的电子吉他手。他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和了解很多是从作为歌者或舞者的视角去观看的,这也就成了他创作方式的动因与目标;1983年他所创作的“ 拥抱黑夜” 系列作品( 或称“ 被黑夜笼罩”)就是他以幽暗的、黑色的或深蓝色的沉重的背景上凸显出;吉他和鼓,大笔触的飞机,狂飙的歌咏者和舞蹈的人们,电车桥梁和成片的房屋,画面上勾勒出来的人物形态激奋、强烈、惆怅、扭曲;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地认为这确实是那时真实状态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