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让流行如酿酒般历久弥新!但在海外想打出知名度,要办 Catwalk秀,不到10分钟就要至少3万3300美元!」潘贝宁一语道尽要在外地发展走出自己时尚路的苦。
潘贝宁从幼稚园开始就拿着画笔画房子、绘衣服,九岁起更自己做起衣服,对空间与美的认知让她进入令人称羡的师大附中,但填鸭式的教育也让她毅然决然辍学远走英国,甚至进入剑桥大学主修建筑,只是潘贝宁没依照父母亲的期待步入建筑圈,当个令人称羡的黄金女郎,反而偷偷进入服装公司Morgan Le Fay兼差。
潘贝宁这一转变,差点掀起家庭革命,但她一句「建筑是为有人钱做事,但时尚不见得要有钱人才能穿」,坚持走自己的时尚路,甚至将建筑学理论概念融入时尚,取得时尚相关博士学位,也开启自创品牌的契机。
●获选为新锐 成功关键多
就在她将建筑学理论运用在伦敦服装产业论文 ,试图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之时 ,她同时在Justin Oh、Daan Goodman与 AGOY等时装公司工作赚取经验值,而研究的正向回馈更确定她想在商业与生活价值找出平衡点的决心 ,也于2006年在英国伦敦孕育出自创品牌「DEPLOY 」,进而被被选为40位新锐欧洲设计师之一,更曾代表欧盟参加2010及2011年东京时装周展演。
潘贝宁说,当初就是不懂为何设计与生产永远处于对立的角色,才会投身一试,加上有鉴于快速时尚的兴起,让经典流行逐渐式微,她才真正确定投身自创时尚品牌,而其以「人」为出发点,融合实穿与流行感的设计,让外套能变为洋装,洋装改变成衬衫,甚至包含订制服,抢攻顶级客层。
只是创意或许是创立品牌的要素之一,但人力、资金与管理等因素却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潘贝宁透露,从一开始创立品牌时,要在大集团掌控地产下的伦敦开第一家店谈何容易,幸好最后找到一间位于SOHO区的店点,以短期租约方式开启契机,也接连在纽约及日本大阪与台湾等地展店。
●凡事自己来 被误为助理
但潘贝宁说,自己从创业到现在,虽然每每有幸可参与纽约、巴黎与东京时装周,但小品牌不比大品牌,全公司仅十人,一人当十人用的状况却屡见不鲜,设计师兼老板的潘贝宁甚至在秀场上一人烫几十套服装,爬上梯子自己黏背板,每天睡眠时间都不到三小时,让其他品牌人员看傻眼,还以为潘贝宁是助理。
不仅人力吃紧,连财力也是问题,大家每每在时装周看到气势磅礡的发表秀,动辄十来分钟,但其实烧钱速度超快,短短7分钟就耗费至少3万 3300 美元 ,就连仅有单人模特儿的静态秀都要约1万3340美元,对新兴品牌来说简直是一大负担。
也因在人力与财力上都相当吃紧,让潘贝宁每年设定目标,定期比对期望值与实际成效,提前为自己的创业梦设下停损点,目前暂时以网路宣传与直营为主,期待在国际间能大放异彩,潘贝宁说,创立品牌就是打持久战,要够坚强才能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