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鞋的难度高,技艺传承不易,图为意大利鞋王 Salvatore Ferragamo(中)在工坊教导制鞋的情景。
如果你有一笔采购精品的预算,该先买名牌包,还是先添购名牌鞋?
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名牌包的体积大、辨识度最高,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而且从投资报酬率来看,名牌包脱手容易,用旧了送到二手店转卖,还能卖到好价钱。看来,名牌包是最具投资潜力的时尚商品。
实质考量 鞋子身价高
不过熟稔时尚内情、懂得时尚品味的人,通常会反其道而行,优先挑双好鞋。一双手工鞋,制造过程多达300多道工序 ,若是全部采用手工缝制,一双至少耗时50个小时才能完成,比起皮包的制造技艺要难上许多,更值得投资。
从实用面来看 ,手拎一只手工粗糙 、技艺不佳的皮包,不会伤你毫发,顶多款式丑怪、品味不佳,在人前有些糗态罢了。但是穿上一双粗制滥造、工艺未臻火候的鞋子,可能会让你的细踝嫩脚皮绽肉开、痛不欲生。
鞋子,也攸关一个人的门面,有句俗谚「看人,要从鞋看起」,却没有人说要从皮包看起。因为真正的品味,常隐藏在小细节里,如果连脚底下的鞋子也能洁净无尘、品味独具,就能猜出鞋子主人必然出身豪雅、气质不凡。
多年前,知名歌手保罗赛门有首名曲「Diamonds on the soles of her shoes」(她的鞋底镶了颗钻石),也以鞋子比喻家世背景,形容豪门千金浑身贵气,言行举止毫不掩饰自己的财富。想想也是,豪门千金披挂珠宝首饰还不够看,连看不见的鞋底都镶上钻石,那可真是贵气逼人了!
利益考量 包包行情好
回顾时尚演进的历史,也可瞧出鞋子在时尚的崇高地位。早年,制鞋工匠的技艺若是受到皇室肯定,甚至还会获颁皇室的御用鞋匠,毕生享受富贵荣华。不过近年来,皮包在时尚圈的地位已凌驾鞋子,「鞋」与「包」的势力一消一长,成为时尚圈的有趣现象。
多年前,在意大利举行的配件大展,展场内分为 MIDO (眼镜展)、MICAM(鞋展)、MIPEL(包展)等不同配件专区,当时MICAM鞋展的规模是MIPEL包展的10倍大,参观者更是川流不息,是整个配件大展的要角。如今,包展空间逐年扩大,几乎可与鞋展并驾齐驱。
情势的逆转,逼使原本以制鞋起家的精品,如 Ferragamo、Roger Vivier、Jimmy Choo等,也不得不把商品重心移转到皮包上。
一来制鞋成本高,不似皮包的高利润;二来鞋子受限于尺码,销售不易,季末常有零码鞋的库存压力。基于利益考量,懂得精打细算的精品业者,当然宁可卖皮包,也不愿卖鞋子了。
下回逛精品店时,除了把焦点放在橱窗架上最显眼的名牌包,也别忘了走进店内最角落的鞋区,为自己挑一双好鞋吧!